过去在人们的印象中,博物馆就是单纯的文物展示馆,文物陈列在展示柜中供观众观赏,冰冷的展柜将观众与文物隔离在两个世界里。随着人民群众整体素质的大幅提升,文物展览已经成为一项大众性的文化活动,人们越来越渴望更加深入地了解文物及其背后的历史故事,“冻起来”的文物已无法满足人们对文化的需求,让文物“活起来”成为全社会的共同愿景。
让文物“活起来”的实质就是以更加生动的方式让文物展示出其中蕴含的文化和历史价值。故宫博物院一直是国内博物馆中在这一方面的探索先驱,无论是推出《我在故宫修文物》这样的精品纪录片,还是创意十足的文创产品、丰富多彩的文物展出和文化活动,抑或是在运营管理上的推陈出新,这些方式都为文物赋予了更强的活力,有效调动了全社会对文物的关注和喜爱,给其它博物馆提供了很多可供学习的范例。
在科技发展日新月异的当下,固守传统的理念和方式必然会与时代脱节,尤其是现在年轻人的审美特点更需要多元化的文物展现形式来满足。要讲好文物背后的故事,离不开现代化的讲述方式,一些文物纪录片为什么能成功,就是因为在表达方式上契合了观众的需求。让文物“活起来”就要让文物能够融入民众生活,与现实生活发生联系,文物中蕴含的深层次内涵才能得到释放,价值作用才能有效发挥。
文物“活起来”的前提就是文物管理者的思维要先“活起来”,尤其是在互联网时代,信息传播的方式丰富多元,有很多业态和形式可供选择和利用,只要能够深入去进行挖掘并且主动思考和创新,在文物展示的形式上多做尝试,有利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继承与发扬。
文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标识,是全体人民的珍贵财富。当代人有责任和义务谱写文物保护的新篇章,让文物蕴含的历史和文化精神成为推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