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宿迁文明20条》发布不久,便引发了网友广泛热议和点赞,迅速成为“网红”。这一现象告诉我们,文明公约只有越具体,越贴近现实、贴近百姓生活,才会越有影响力,越易于执行,越能发挥效力。
文明公约“具体化”,需要广泛征求群众意见。每个人都希望生活在文明的环境中,生活在基层的群众更能感知身边的不文明行为,也最有发言权。因此,制定文明公约就要多征集群众意见。《宿迁文明20条》修订前,通过报纸、电视、网络、手机等全媒体平台发布公告,通过召开座谈会,广泛征集群众意见建议,最终形成了《宿迁文明20条》2.0版。文明公约的内容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更容易接受。
文明公约“具体化”,需要尊重群众的习惯,多使用接地气的群众语言。文明公约是为了规范约束市民群众的言行,倡导人人说文明话、做文明事,促进社会文明程度的提升。因此,文明公约的相关部门就要心中有群众,要了解当地的民风民俗,多使用群众看得懂、听得懂的语言,让群众明白该做、什么不该做。
文明公约“具体化”,需要与时俱进,条文内容要顺应社会变化和时代发展。这次《宿迁文明20条》2.0版对原有内容进行了与时俱进的调整和优化,如“亲朋聚会时不玩手机,不冷落他人”“朋友圈不拉票、不刷屏”等内容,皆是时下群众高度关注的热点,更加贴近群众生活,更加有温度。同时,条文还从规范提高市民自身文明修养向社交文明转变,如“好好说话不抬杠”“邻里遇事搭把手”“约定时间不迟到,答应的事要做到”等内容,都体现出文明不是一个人的事,不是单打独斗,而是需要与他人共建。
制定文明公约是文明创建的重要手段,但要真正让群众认可并遵守,就需要有广泛的群众认同基础和具体的条文。只有这样,文明公约才能真正发挥效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