移风易俗工作是一个破旧立新的过程。树立文明乡风,就是要和高价彩礼、大操大办、人情攀比这样的陈规陋习做斗争。长期以来,在农村这样的熟人社会,村民很难完全摆脱人情往来的束缚,免不了随波逐流。虽然苦于陋习,却囿于不愿得罪人等现实的考量,难以断然拒绝,其结果就是破旧难,立新更难。
因此,必须充分认识社会风俗的社会性和顽固性,寻求从源头破解的办法。一方面,需要党员干部以身作则,从乡镇干部、村干部做起,管住这些基层社会的“关键人物”,移风易俗就会容易得多。另一方面,也需要主管机关坚持原则,拿出符合村民需求、获得村民认可的章程。通过对具体案例的监督,产生制度的威慑力,从而逐渐廓清风气,切实减轻农民的负担。
新华村的做法正是如此。一是用制度规范约束党员,用《村规民约》倡议村民,再加上村委会和红白理事会的严格监督,乡风文明就有了主心骨,村民就可以理直气壮地拒绝陋习——不办无事酒,少背人情债。 二是发挥村民红白理事会的作用,倡导不盲从攀比、减少奢华排场等新风尚,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移风易俗变成村民自觉,在脱贫致富路上甩开包袱、轻装上阵。三是开展乡风评议,弘扬勤劳向上的传统美德;鼓励简化婚丧仪式,防止因婚丧致贫返贫。
有人管事、有章理事、规范办事,农村陈规陋习蔓延现象自然得到有效遏制。移风易俗是一项春风化雨、润物无声的长期工程,也是培育和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实践。刚性十足的“硬约束”可以让村民对陈规陋习理直气壮地说“不”;文明道德的软引导,让科学、健康、文明的新观念春风化雨,也让婚丧喜庆的攀比风、迎来送往的奢侈风随风飘散。
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扶志是思想的改变;扶智是思路的拓宽。辛勤劳动的成果,就应该“理直气壮”地拒绝人情攀比,拒绝奢华排场,就可以“理直气壮”地追求生活改善,谋求个人发展。这就是乡风文明的大进步。移风易俗,就应该多些这样的“理直气壮”,才能让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带来新时代的新气象,重塑人们的价值观念,为乡村振兴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