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日下午,由十月文学院联合各方、策划主办的大型系列文学讲座活动“名家讲经典”第二场讲座在十月文学院(佑圣寺)举办。《人民文学》杂志主编施战军以“《西游记》:作妖史与捉妖记”为题,从独特的视角讲解了名著《西游记》。
据悉, “名家讲经典”是一项公益性文学品牌活动,2017全年计划举办20场,平均每月2-3场,每期将从古今中外文学经典中,精选出雅俗共赏的名作经典,邀请一位主讲人为公众解读作家和作品的艺术成就、精神内涵,借此普及古今中外文学名著经典。
孙悟空、猪八戒、唐三藏……这些都是《西游记》中我们耳熟能详的人物。历来解读《西游记》的作品也不在少数。那么,孙悟空在书中到底扮演了什么角色?《西游记》又呈现了怎样一部有趣有义的取经经历呢?施战军一一作出解读。
施战军讲解《西游记》。主办方供图
首先,施战军分享了阅读《西游记》的感受。他觉得,《西游记》有很多密码,是通过几种概念或者观念冲突等形成的,比如动与静,“它以‘空’‘静’做底,比如‘悟空’这个名字;但又有‘大闹天空’‘大闹盘丝洞’等内容”。
施战军还认为,《西游记》中很多妖怪角色的名字起得比较随意,回目名称也不是很讲究,“心猿”就出现了好多次……也说明这部小说文人创作成分不是特别高。
“人名、妖名起得随意匆忙,是因为那是‘观念设置’。比如,我们一想到哪个妖怪,描述一番马上能有个基本形象。这种超级脸谱化的设定,使《西游记》代入感非常强,最适合角色扮演。”施战军半开玩笑地说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