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文化天地
快速导航
来院路线
乘坐10路、12路、17路、18路、1路、27路、29路、31路、35路、36路、3路、4路、51路、5路、8路、9路到火车站下车步行440米
文化天地
流量不是好电影的“成长素”
添加日期:2017/6/26 8:44:34   浏览次数:1187   文章来源:中国文明网
【文章摘要】大数据是个工具,怎么用它在于主观意愿。不少人分析了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电影观众的主体是17—23岁的年轻人,他们懒得思考。这样的分析引导我们这几年相当...

  大数据是个工具,怎么用它在于主观意愿。不少人分析了数据后得出一个结论:电影观众的主体是17—23岁的年轻人,他们懒得思考。这样的分析引导我们这几年相当一部分影片朝着这个方向走,忽略了影片可能产生的其他作用。

  单靠流量或者特色人群来决定电影的创作方向,未免过于狭隘。质量不够,流量来凑。却不知,观众鉴赏水平提高,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你单靠带人带流量,又怎么能够拍出过硬的电影,给予观众真正的文化滋养?

  我们不排除一千个观众一千个对电影的要求,但是这份要求更多是求同存异的,是呼唤好电影的,从年产量八十几部影片到八九百部影片,我们的电影生产力储备不少,但是,生产力核心是不是也储备得精准,尤其是市场对制作能力的要求远远大于创意能力,这样的境地对电影创作未免就难上加难了。何况,中国电影市场的需求还在增长。经济发展、社会闲暇增长、城镇化率提高、人口红利增长等都为电影产业的发展提供了客观的现实基础。单靠带流量,够吗?

  好电影要满足观众的刚需。虽然中国电影行业已经从高速增长期进入平稳发展阶段,但从业者对行业发展趋势的利好判断仍然较为坚定。尤其在每年的上海国际电影节和北京国际电影节期间,影迷们对展映影片需求强烈,一些影片的预售票刚开售就一抢而空,这都从根本上体现出电影市场的刚需,以及已经较为成熟的观众对优质电影的热忱,让中国电影市场的分众化趋势越来越明显。

  观众的鉴赏水平才是大数据。电影不能单顾大片,如果小众电影如何拍得好,在某种程度上也可以说明电影市场在一步步往更好的生态发展。票房已经突破12亿元的印度电影《摔跤吧!爸爸》就是一个很好的例证。在该片上映之初,影院并没有预料到这部印度电影会在青年观众中有好反响,但好口碑推动的高排片、高票房说明,观众对电影的鉴赏水平确实提高了。

  如果说电影是艺术,它就必须是原创,每一部好电影和每一部好电影都不一样。电影单靠翻拍改编,是难以出经典的。只有将衡量好电影的标准变简单点,请观众考评,请观众挑剔,而这些显然是带“流量”,拉赞助都无法买到的好电影“成长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