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家单位联合举办这样的展览,这并不是第一次。故宫博物院与成都市博物馆去年就合作举办了乾隆特展,当时共吸引了约六七十万人次观展,最高一天达到了3.4万人次。而今年,这样的活动又再次现身于浙江省博物馆,同样引起了较大的反响。这说明,突破地理空间的束缚和限制,让文物“动”起来主动走进寻常百姓,是充分发挥文物历史文化价值、传播优秀传统文化的一种好方式。
通常情况下,如果按照文物体量的动与静进行分类,文物可以分为可移动文物和不可移动文物两大类,博物馆里的文物绝大多数显然都属于可移动文物。可实际上,一直以来,博物馆里的文物都静静地待在各自的“家”中,相互之间也“老死不相往来”。从安全的角度看,这样做的确有利于文物的管理,防止丢失或损坏事件的发生。然而,总是让文物“宅在家里”,削弱了文物的文化传播和传统教育功能。
随着近些年来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不少人开始关注自身的文化修养,希望通过更多的渠道和方式了解祖国的传统文化,提升自身文化素养。特别是随着媒体宣传力度的加大和专题纪录片《我在故宫修文物》的播出,很多人开始对文物充满浓厚的兴趣,去博物馆参观文物的游客越来越多。所以,如何更好地发挥馆藏文物的历史文化价值,满足公众的需求就成了文物部门不能不考虑的实际问题。
几家单位联合行动让文物动起来“走”出家门,这样的策展思维有新意、接地气。这次展出的168件乾隆年间的文物,来自故宫博物院,按以往的惯例,只有游客亲自到故宫博物院,才能一睹它们的芳容。而这次,由于文物“动”起来了,浙江的观众在家门口就可以观赏到这些珍贵文物。在这种情况下,文物不再是静止不动的物件,它所蕴含的历史文化信息也随之流动起来,影响到更多的人,这是一个不小的进步。
博物馆是以传播和教育为基础、集知识与审美为一体的大众传播工程,博物馆的建筑是固定的,但是其知识传播与文化展示功能应该具有灵活性,这样才能更好地适应时代发展的需要,满足群众的文化需求。所以从这个角度来讲,让原本陈列在博物馆里的文物开始四处流动,不仅是策展思维的一次突破和转变,更重要的是在方便公众参观的同时,文化也因此“活”了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