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通】(tōnɡ)
“通”,形声字,从辵,甬声。
“辵”为汉字部首,意为行走、经过;“甬”为甬道,是院落中用砖石砌成的路或走廊、过道。在没有堵塞的过道里通行,穿过甬道可以进入房屋里面。《说文•辵部》:“通,达也。”本义为没有堵塞,可以通过。“通”字强调没有障碍,畅通无阻,有通路、通过、通达之意。“甬”亦为倒挂的钟形,“辵”“甬”为“通”,意为钟声在行走,表示敲钟发出的声响,传播四方。
“通”是没有阻碍,可以穿过,能够达到,如通风、通天、通行、贯通、四通八达。“通”是无所不达,无所不至,故而引申指懂得,彻底明了,如通晓、通彻、通今博古、通情达理;表示传达之意,如通令、通讯、通报、通告、通知;表示往来交接,如通敌、通商、通邮、通融;“通”是普遍、全之意,如通才、通论、通身、通读、通常。
道路只有贯通、顺畅,才能通达。故“通”有贯通、顺畅之意。“政通人和”指国家政事顺遂通达,百姓祥和安定,社会太平。“通”也与“穷”相对,多指前途广阔、有出路。如白居易《谕友》:“穷通各问命,不系才不才。推此自豁豁,不必待安排。”道路畅通是人们信息沟通、商业往来的前提和基础。故“通”也有沟通、连接、交往之意。“通商”指建立或存在贸易关系;“通婚”指双方结成姻亲;“通衢”指四通八达的道路。如“九省通衢”是对武汉的美誉。
“通”由沟通、连接、交往引申为流通、通用。如“通货”指在社会经济活动中作为流通手段的货币。“通货膨胀”指国家货币和信用量的增加大大高于现有物资造成的纸币贬值、物价上涨的现象。有沟通就可以传达信息,于是“通”又有传达的意思。“通报”指上级机关把有关情况以书面形式通告下级机关;“通告”指公开通知的文告;“通牒”指一国通知另一国并要求答复的文书。
“通”还有通晓的意思,即对某一方面完全掌握和了解。“一窍不通”指完全不懂;“通于兵事”指精通兵事。“通”作名词时,指精通某一方面的人,如“中国通”指国外研究中国的专门学者或行家。“通”亦可指本领。“神通”本指神佛具有的神奇能力,后来泛指出奇的手段或本领。“八仙过海,各显神通”,源自民间传说,后比喻各自发挥各自的才能,共同努力把事情做好。
养生中的“通”指气血调和畅通。中医认为“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身体不适源自人体气血淤积不畅,阻碍正常活动而导致疼痛,而气血畅通则不会疼痛。气血处于平衡状态,能在周身和血管里毫无阻碍地流通循环,身体就没有痛苦。身体一旦某处不通,就会出现疼痛、麻木、没有知觉,甚至不能动弹等症状。
心理上同样也存在“痛则不通,通则不痛”的现象。心理上的痛,表现为生活中的种种矛盾和压力造成的心情烦躁、情绪紊乱、心理障碍、人格变态等精神症患。这些都是自我调控不良的表现。强化自我控制与调节,可以破除不良情绪心态与行为方式的禁锢、协调个人与环境的关系,从而获得心理的和谐。心理疾病严重时,也可以通过心理咨询进行治疗,缓解精神烦恼,矫正变态行为,疏通心理压力,化“痛”为“通”。此外,增强自信心也有助于心理之“通”。它能使人战胜恶劣心境,积极面对生活矛盾,调节自我与环境的不协调,以欢愉、乐观的态度对待人生。《易经》认为:“《易》穷则变,变则通,通则久。”通的途径是变,变的目的是通。推而广之,无论生理、心理、人生,还是政治、经济、文化,老路走不通时都须要变通,这是亘古不变的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