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医院文化 / 文化天地
快速导航
来院路线
乘坐10路、12路、17路、18路、1路、27路、29路、31路、35路、36路、3路、4路、51路、5路、8路、9路到火车站下车步行440米
文化天地
传统文化进课堂要多用“巧劲”
添加日期:2017/9/30 8:49:29   浏览次数:1523   文章来源:中国文明网
【文章摘要】通常,中小学生的课堂是被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等课程所填满,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这当然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有关,因为在中高考中很少涉及...

  通常,中小学生的课堂是被语文、数学、外语、物理、历史等课程所填满,传统文化所占的比重微乎其微。这当然与应试教育的大环境有关,因为在中高考中很少涉及到传统文化知识。我们不能过于苛责学校教育的功利性,毕竟升学率在学校和教育工作者心目中仍然有很重的分量。因此,推进素质教育,让传统文化进课堂,需要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匠心独运,善用巧劲才有实效。

  从制度设计入手,将传统文化纳入考试范畴。既然明确规定传统文化是中小学教育的必修课,还有一定的课时要求,不妨做得彻底一些,同样将传统文化知识列为升学考试的内容,以提升其在老师和学生心中的分量。虽然素质教育是教育改革的目标,但实现素质教育的过程需要循序渐进,以考试的形式推进传统文化教育,可以在很大程度上稳固其在教学中的地位。

  从课程设计入手,要让传统文化融合到学习过程中。当然,传统文化与时代相隔甚远,学习起来有一定难度,如果硬生生搬到课堂上来,可能会引起学生们的反感,传统文化进课堂的目的便无法实现。传统文化进课堂要因地因人制宜,比如说剪纸艺术可以纳入学龄前教育阶段,在珠算受推崇地区的学校进行珠算教育等。传统文化进课堂要巧妙设计,传统文化的现代教育并不一定要将其单列成一门课,语文教学就是比较成功的例子,它将传统文学与现代文学穿插融合在一起,减少纯古文的枯燥气,同时又增添了语文课的厚重。因此,其它类型的传统文化要学会与现代文化相融合,让学生在无形中接受到传统文学的熏陶。

  传统文化进课堂要有“巧劲”,这需要教育工作者多一些钻研的耐心。各级教育部门要从制度设计上予以重视,提升传统文化的地位。老师要在实践中注重兴趣的培养,找到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兴趣点。传统文化进课堂不是取代性的,而是融入性的,要有春风化雨般的细腻与巧妙,才会有润物无声般的功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