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导干部的工作作风和生活情趣,不仅关系着本人的品行和形象,更关系到党的威信和形象,对社会风气的形成具有重要作用。党员领导干部作为“关键少数”,必须要发挥关键作用,既要做好移风易俗的领导者、推动者,又要做好实践者、示范者,如此方能推动移风易俗,引导淳朴社风民风。
当前,在广大农村地区,除了“活人墓”之外,名目繁多的份子钱、水涨船高的天价彩礼、盲目攀比的婚宴排场、绵延数公里的送葬队伍等诸多陈规陋习早已让村民叫苦不迭,却又颇感无奈。推进移风易俗自然成为了村民最为期待的革除陋习的重要方式。然而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建立文明乡风,不仅需要制度力量的约束,更需要榜样的引领。这就要求党员干部必须自觉为移风易俗立起标杆。
要率先引领文明乡风。移风易俗诚然不易,但只要用好党员干部这一“关键少数”,发挥出示范引领作用,久久为功,文明乡风自然可树。党员干部要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与行,带头推动移风易俗,带头倡导淳朴友善、勤俭节约、邻里和睦、孝老爱亲的良好风尚,从自己做起、从动员身边的朋友、同事、亲属做起,带头践行丧事简办、厚养薄葬,不办无事酒、不背人情债,切实发挥示范带动作用,让不比面子比文明成为乡村新风尚。
要自觉抵制陈规陋习。“村看村,户看户,群众看干部,”在移风易俗工作中,群众不仅要看干部做什么,也会看干部不做什么。农村陋习常年积存,很多村民碍于面子不得不接受。在这样的情况下,党员干部要做“第一个吃螃蟹的人”,敢于打破伪民俗,敢于对陋习说“不”。只有党员干部带头抵制了,群众才能找到标杆、鼓足勇气,放下面子、自觉效仿,陋习也才会慢慢失去生存的土壤。
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党员干部要自觉加入到移风易俗的队伍中来,为文明乡风树立标杆。在党员干部的示范引领下,必定会有更多的乡村通过移风易俗,实现旧貌换新颜,成为令人向往、让人幸福的文明新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