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化天地
快速导航
来院路线
乘坐10路、12路、17路、18路、1路、27路、29路、31路、35路、36路、3路、4路、51路、5路、8路、9路到火车站下车步行440米
文化天地
“滴注”式志愿服务更有力量
添加日期:2018/6/1 8:05:26   浏览次数:1469   文章来源:中国文明网
【文章摘要】志愿服务具有自愿、互助、公益的属性,不仅能够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为遭受困苦的人们雪中送炭,解决燃眉之急,还能有效解决好日常生活中困扰人们的焦点...

  志愿服务具有自愿、互助、公益的属性,不仅能够整合社会各方力量和资源,为遭受困苦的人们雪中送炭,解决燃眉之急,还能有效解决好日常生活中困扰人们的焦点、难点、痛点问题,更能传递爱心、传播文明,汇聚强大的社会正能量。近年来,志愿服务事业不断发展,形式多样的志愿服务活动如雨后春笋般层出不穷,特别是一系列品牌志愿服务活动不断成熟,形成了志愿服务的品牌化和常态化,“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志愿服务精神深入人心。

  然而,种类繁多、数量庞大的志愿服务活动中,却也会偶有不和谐声音的出现,让志愿服务的质量打了折扣。比如,有的志愿服务缺乏必要的调查研究,大而化之、无的放矢,在活动形式和内容上过于虚化宽泛、敷衍了事,大有重形式、走过场的形象工程嫌疑,没有针对性、操作性和实效性;有的志愿服务被过度地进行商业包装,空有“志愿”之名,却行盈利之实,利用人们的善良,消费社会的爱心,念歪了志愿服务的“经”,伤透了善良人的心。对此,我们亟需在精准上下功夫,实现志愿服务的“面对面”“心贴心”和“零距离”,让志愿服务更好地释放爱与善的正能量。

  一方面,志愿服务要坚持以人为本。志愿服务旨在为有需要的人解决实际困难,因此必须对症下药、精准对接,甚至是“私人定制”,构建“一人一个方案、一户一套办法”的志愿服务新机制,如此方能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点单上菜”式的志愿服务新模式就值得借鉴,它破解了“供”和“需”之间的现实矛盾,改变了受助群众被动接受的情况,根据他们的实际需求和困难,制定有针对性的帮扶措施,确保“药到病除”,取得立竿见影的效果。这切实提高了志愿服务的质量和水平,真正让困难群众得到了及时有效的关怀和帮助。

  另一方面,志愿服务要借助网络技术。在互联网时代,就一定要有网络思维。巧妙借助网络的力量,往往可以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做好志愿服务工作也是一样,可以利用“互联网+志愿服务”的新模式,基于现代网络科技,搭建起一个公益平台,形成一个动态更新的志愿服务数据库,打破传统意义上的时空限制,让志愿服务精准到“定时+定点+定单”。

  志愿服务是一件利国利民的好事,但如何将好事办好也需要花点心思。志愿服务若要更有力量,就必须摈弃“漫灌”式的旧思维,实现精准“滴注”新模式。以群众需求为导向,以群众满意为宗旨,切实为群众排忧解难,形成一道由爱心和善良组成的靓丽风景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