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化天地
快速导航
来院路线
乘坐10路、12路、17路、18路、1路、27路、29路、31路、35路、36路、3路、4路、51路、5路、8路、9路到火车站下车步行440米
文化天地
文学研究也需适当“走下神坛”
添加日期:2017/7/13 8:41:00   浏览次数:1197   文章来源:中国文明网
【文章摘要】近年来,社会物质生活的大丰富和精神需求的大发展使得文学作品迎来了遍地开花的新阶段。与人们对于文学作品各有所好雅俗共赏不同的是,文学研究者则似乎更热...

  近年来,社会物质生活的大丰富和精神需求的大发展使得文学作品迎来了遍地开花的新阶段。与人们对于文学作品各有所好雅俗共赏不同的是,文学研究者则似乎更热衷于追逐“神话”。例如2012年掀起的“莫言热”,文学家、评论家对于莫言作品的研究和追捧并非是由于其作品受到了群众的广泛响应,而更多是因为莫言本人获得了该年的诺贝尔文学奖。这似乎传递出了一种信号,在学术界,奖杯比口碑更能评价文学作品的优秀与否。

  北大教授温儒敏曾在他对当前社会“文学生活”的调查研究中指出,在当下的文学研究中,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往往是作家、作品,很少有学者关注普通读者对某位作家、某部作品的反应,形成了一种在作家作品和评论家中转圈的“内循环”。然而,缺少了对普通大众读者反应的研究就难以形成社会文学发展现状真实的完整的面貌,文学研究也需要适当地“走下神坛”。

  走下神坛,多看看万家烟火。文化创作自古便有“采风”一说,作为反映社会生活和作者志趣的载体,优秀的文学作品不能只有仙气,仿佛只可远观的空中楼阁,还需要多接地气,才能使更多的普通读者产生共鸣,文学研究也是如此。文学作品需要面向大众,文学研究同样需要面向大众,要真正研究了解一部作品,不能只在作家作品和评论家之间打转,以专业性的名义进行圈地,还需要将普通读者的反应感受列入考量,才能得出有社会价值和现实意义的研究结论。

  走下神坛,多想想百姓生活。如果说优秀的文学作品是社会文明的推进器,那么文学研究就是搜索优秀文学作品的过滤器,对当下的文学热点和文化风潮具有一定的影响作用。因此,文学研究不能只展现出知识分子的清高,还需要多几分对普通百姓的引导。想想读者喜欢什么,想想读者需要什么,这才是优秀的文学研究应有的人文关怀,凭借玩弄文字卖弄学识自恃风雅,终究难成大家之言。

  学者专注文学研究,读者享受文学生活,二者之间本就是相互衔接相互影响的。文学研究走下神坛并不意味着跌入泥潭,只是希望文学研究不再只是文学研究者的圈地自乐,偶尔也能与民同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