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化天地
快速导航
来院路线
乘坐10路、12路、17路、18路、1路、27路、29路、31路、35路、36路、3路、4路、51路、5路、8路、9路到火车站下车步行440米
文化天地
读懂儿童方能摆脱“低幼化”困境
添加日期:2017/9/28 9:03:20   浏览次数:1474   文章来源:中国文明网
【文章摘要】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国内面向少年儿童的文化产品一直存在较“低幼化”倾向,动画片、儿童文学、音乐剧等均是如此。具体到儿童剧领域,往往表现为奇装异服、表...

  在过去一段时间里,国内面向少年儿童的文化产品一直存在较 “低幼化”倾向,动画片、儿童文学、音乐剧等均是如此。具体到儿童剧领域,往往表现为奇装异服、表演夸张、故事缺乏内涵和情节模式化、套路化,往往呈现为内涵与途径的低幼化,这当然只会让孩子们感到被愚弄和敷衍,被小学生吐槽“幼稚”也就不足为奇。现在,许多创作者已经注意到了这一问题,开始尝试以全新的创作理念去读懂儿童,争取获得儿童的理解和认可。

  读懂儿童,要拓宽取材视野,从优秀传统文化中寻找素材。很多优秀传说故事都是十分值得书写改编的好故事,面对“剧本荒”,儿童剧不妨从优秀的传统文化中撷取素材。但这需要创作者饱满的知识结构和对生活敏锐的洞察力,也需要创作者勇于放飞自己想象力,这无疑对相关人才的专业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读懂儿童,要引导儿童认识社会,发现生活中的美。儿童剧不能满足于玩玩闹闹,把孩子逗笑就行,更应当为孩子们的成长提供养分。对于每个人的童年经历而言,戏剧潜移默化的作用极为重要,欣赏健康、生动的戏剧作品,有助于儿童的心智发育与成长。在努力激发孩子们的欣赏兴趣的同时,也应帮助他们认识世界,理解爱与尊重,传递社会正能量,实现价值观的引领。

  读懂儿童,要怀着尊重与敬畏,贴近孩子们的世界。儿童剧是给孩子表演的艺术门类,创作者既应秉持对儿童观众的尊重,也应保持对艺术创作的敬畏。除了要更努力寻找卓越的舞台表演手段,还需要重新总结与认识儿童剧创作的基本规律。要切合儿童的思想与情感方式,摈弃高高在上的说教模式,尽可能的放低姿态,与儿童平等地对话与交流,让儿童剧真正走进当代儿童的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