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 资讯中心 / 文化天地
快速导航
来院路线
乘坐10路、12路、17路、18路、1路、27路、29路、31路、35路、36路、3路、4路、51路、5路、8路、9路到火车站下车步行440米
文化天地
“故宫无冷宫”启示文化开放之道
添加日期:2017/12/1 8:25:13   浏览次数:1430   文章来源:中国文明网
【文章摘要】故宫博物院的“网红”轨迹折射了当下国人对于传统和文化的兴趣及渴望,作为收藏文化、研究文物的重要场所,博物馆既要满足公众对于历史的好奇心,也要满足他...

  故宫博物院的“网红”轨迹折射了当下国人对于传统和文化的兴趣及渴望,作为收藏文化、研究文物的重要场所,博物馆既要满足公众对于历史的好奇心,也要满足他们亲近历史、感受文化的现实需求。这就要求包括博物馆在内的文化场所不能再保持一成不变的严肃面孔,而要以更加开放与包容的态度,用更加好玩有趣的方式拓展人们感受文化的渠道和深度,“故宫无冷宫”才能够成为一种文化常态。   

  近日,国家文物局印发的《文物建筑开放导则(试行)》引发了公众热议。《导则》明确提出,文物建筑应采取不同形式对公众开放,现状尚不具备开放条件的文物建筑应创造条件对公众开放。这实际上是文化场所都应秉持的理念。现在人们的物质文化生活已经得到了极大改善,对于精神文化的需求前所未有的炙热,已不再满足于从纸面上、图片里、展柜中去了解历史、感受文化,他们渴望与文化有更密切、更深度、更富有生气的互动。也因此,文化唯有以更生动、更灵活、更有趣的方式才能够走进人们心里,产生广泛而长久的影响力。  

  这种改变一直存在。故宫根据网友提议生产了“冷宫”冰箱贴,同时还推出“御膳房”冰箱贴,并附一份介绍,说明故宫里并没有“冷宫”。苏州博物馆则另辟蹊径,每年季节性售卖“吴门四家”之一的文征明当年手植紫藤的种子。这种充满趣味的文化知识普及方式很受公众欢迎,让传统文化在今天焕发了新的生命和活力。  

  处身互联网时代,公众对于文化的需求和获取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文化场所需要积极适应这种转变,以更加开放的姿态和更富创意的举措,更好地发挥文物展示、公众教育、文化传播的作用。试想,就连故宫这样的“大腕儿”都能用这么接地气的“反差萌”吸引公众,其它文化场所为何不能效仿学习,为公众提供更丰盛美味的文化大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