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挂面喂猴”的新闻在网上引发舆论热议,人们纷纷谴责游客的这种不文明行为。该事件如同一面文明的镜子,一方面照出了少数人在公共场所的劣迹,另一方面也照出了绝大多数人对文明旅游的支持和认同。我们反感不文明旅游行为,在对进行谴责的同时,也因舆论的态度和声音而感到欣慰。
“挂面喂猴”其实不过是冰山一角,旅游过程中类似的不文明现象和行为还有很多。尽管近年来,我国在制度和实践层面对加强文明旅游做出了很大努力,采取了很多措施和办法,也取得了显著成效。但文明素养不是一天两天养成的,文明旅游的行为也不可能在短期内迅速转化为全民的日常习惯。“中国式旅游”要想真正扭转曾经既有的不良形象,还需要一个长期的过程,而且这个过程中,也需要全民参与、共同努力。
其实,人们之所以会去投喂、引逗动物,多半还是因为喜欢动物,想和它们有更多的互动,想和它们有更亲密的接触。特别是有些家长,更是想方设法去满足孩子们的这种愿望。殊不知,这种爱和喜欢对于动物们来说,实则是一种伤害。它们往往会因为暴饮暴食或吃错食物出现各种不良反应,影响健康,甚至危及生命。类似的刻字留念、折花拍照、踩踏草坪等行为亦是如此,原本想亲近自然、亲近历史的初衷,很多时候却因为用错了方式,而导致了错误的表达和恶劣的影响。
不文明的爱其实就是一种伤害。一方面是对旅游景区、景点本身的伤害,另一方面是对社会文明的伤害。一个人的不文明行为,在对文物、动物、景物等造成破坏的同时,也产生了不良的示范效应,很多人会因从众心理而纷纷去效仿。最终,一个人的劣迹会发展演变成为一群人的劣迹。
文明的构建是需要示范和传递的,我们只有不断地树立和传播正能量,才能在全社会产生正效应;反之,如果让负能量四处流窜和扩散,最终只会使文明受伤、道德受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