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以上要防脑卒中高发
神经内科副主任 马建国
近日,一位来开封卖西瓜的老汉口渴时,不舍得买水,总是以瓜代水,但由于西瓜具有利尿功能,反而使人体内水分减少,导致血液黏稠度增高,再加上炎热的天气,使老汉突发脑卒中,幸亏及时送到医院才转危为安。
夏季也会发生脑卒中,特别是气温上升到32℃以上时,脑卒中的发生率较平时高66%,并且随着气温的升高,危险性还会增大,人们特别是有慢性病的老年人一定要多加防范。
夏季预防脑卒中还是要从平时的生活习惯入手,如在饮食上掌握多饮水,多喝汤;多蔬果,少油腻;多熟食,少生冷的原则,只有重视细节了才能做到防范于未然。另外,他还提出以下建议。
饮食清淡不等于无盐。一些患者一听饮食要清淡,就干脆不放盐了。过了一段时间后,却被发现患上了低钠血症。其实,饮食清淡是正确的,但不应矫枉过正,少盐不应无盐,尤其在夏季,更需注意补充一些盐分。清淡的定义应是少油、少糖、少盐、少辣,而不仅仅只是少放盐。
夏季要及时补充水分。夏季气温越来越高,特别是气温超过32℃时,人体出汗过多会使血液浓缩,血液浓缩会导致血液黏稠度升高,从而诱发脑卒中。此时,就要及时补充水分,保证每天的进水量达到2000毫升至3000毫升。喝水应以白开水为主,饮料中以绿茶最佳。
长跑不如饭后散散步。清晨是血压往上升的时候,如果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在清晨长跑,很有可能发生脑卒中、心肌梗死等意外事件。马建国认为,散步是老年患者比较好的锻炼方式,最好不要参加暴走。人们可以在吃完晚饭45分钟以后散步30分钟。另外,练太极拳也能有效预防脑卒中。
当心把脑卒中前兆当成中暑。小卒中是严重脑血管疾病的预警信号,这部分病人在脑卒中患者里占60%。由于老人体温调节功能减弱,对气温感觉迟钝,故发生脑卒中前多无感觉,一旦感到“闷热”,最容易被误当成中暑处理。特别是那些有脑血管疾病病史的老人,如出现胸闷的感觉,常可能是脑卒中的信号。如果忽然出现症状轻微或“一闪而过”的头痛、头晕和眼花以及半身麻木、一侧肢体无力,切勿以为是“天热吃不好睡不好”,应该及时去医院诊治。